中国文化联盟网

《大国、工匠》——张敏钧 收藏
2019-01-08 15:12|未知 |

         大国·工匠——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张敏钧

张敏钧,号海门居士,1963年生,江苏海门人。当代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鉴定专家。现任中国民众党副主席,中国民众党两岸统一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席,中国民众书画院院长。为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艺术传略及作品编选入《中国书画名家传世大辞典》、《中国艺术30年史志》、《中国名家名作大典》、《中华书法大师》、《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等百余部辞典。拍摄有纪录片《张敏钧艺术人生》。其个人艺术成就被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曾被甘肃电视台评为“甘肃十大热点新闻人物”;获文化部批准“中国书法百杰”荣誉称号,并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2018年,书法作品经文化部·国宾礼特供艺术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批准为国务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张敏钧出生于江苏海门四甲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祖、父辈们的书法影响和艺术熏陶,使张敏钧先生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书法功底。家庭的影响成为他书法和艺术历程的第一驿站,他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传统文化铺垫了他艺术的底色。这对他以后的博观厚识,体悟万象,洞微知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部队几年的锻炼,为他日后走上书法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书法文化与学者眼界》一文中谈到:“学者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学者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他认为,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其实,这也正是张敏钧一直所宗崇和追求的目标和精神境界。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浸润其心智,构成他艺术生命之根,对书法便不仅是朴素的爱好,而是一种难得的敬重与觉醒。他溯本求源,执着研探,以诚实的实践和理性思考给书艺以深厚的根底,以虔诚的静心不轻慢每一点线的习练,在心于灵的感悟中独辟蹊径,持续的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艺术境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敏钧先生手摹神追,体会古人气象,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入手其中,出手其外,”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厚古不泥,融今不浮,试新不媚,每一字、每一篇、每一幅都有创造,有个性,经年累月的摹写,可以说得其道、入其神、备其韵。

数十年的墨海生涯,张敏钧勤于笔耕,博采众长,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境界,尤以行草见长。在书法创作中,张敏钧主张书法应承袭古人,只有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在说到书法创作方面,不仅要勤学苦练,还要加强自己的基本修养。

通过书法主体的审美追求和书法创作实践,在高度发展着的社会关系中不断扬弃自身的历史形态来实现完善自身,以拓展文化空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书法艺术的发展来关照人不断延伸的精神表达。当代书法人文的自觉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书法艺术的传达者,书写情境中包含了许多潜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存在。张敏钧,这位书法大家,一方面勤谨自勉;另一方面作为书法家,又张显个性,在对书法艺术的探研与创作中,坚姿自守。努力拓展着书法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书法文化的精神不可或缺,主要是书法艺术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历史意味。从历代遗留下来的残纸断碑和简牍遗书中可以感受出文化所承载的份量,那种历史的沧桑之感每每感动着张敏钧,感动之余的创作冲动驱使他在这种审美精神之中追寻“有意味的形式”语言和笔墨感受,通过点缝的飞舞和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抛弃生命中一些繁文缛节的现实生活内容和一些无关痛痒的平庸章节。从自然万象中净化出抽象的鳗条和结构之美,来诠释中国哲学精神世界的生命本原和道在文化的微言大义。

张敏钧的书法创作最大限度的包容了这种来自艺术哲学的先验与感知,在书写的过程中追寻一种超然的清旷和学者的维度,点线的随意性和笔触在宣纸上的摩擦所产生的愉悦似乎更注重情感的渲泄,内在的牵制只是表现为书写的终极目的而独立存在。读的最多的是书家的行书作品和隶书作品,行书的抒情性和隶书的内韵美同为中国书法艺术美学中最为精彩的潜质。在书家的表现中统一为文化精神的自觉,意绪、情怀、观念、精神不能仅仅为技术、市场等人为的因素所困囿。因此,张敏钧的行书作品中少了一种机械的操作和僵硬的格局,随意和散淡再加上用墨、用笔的灵活而赋予了生动的活力。正所谓“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纵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中,最骂风流者也。”

雄健豪迈和神韵飞动的阳刚之美,属于崇高壮美之美学范畴,堪称张敏钧书法最为核心的书法美。

笔法技巧应用中寄托审美革新意识。“枯笔、淡墨和水分”运用的多寡,我们看惯了书法史上所有大师和经典之作的“枯笔、淡墨和水分”。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位书坛宿将,多用实笔、浓墨,其实是具有某种非传统性的笔法新意的,它带给我们的观赏效果,确实是很不一样的。

2017年3月26日,张敏钧艺术馆开馆仪式暨2017首届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公益巡回展(海门)开幕式在其家乡海门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福建、甘肃、南京、无锡、苏州、昆山、江阴、南通、海门等地相关领导和书画界、企业界人士近200人出席了此次活动。该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定期举办书画展览、书画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及书画教育培训,成为海门市规模领先的书画名人艺术馆。张敏钧艺术馆充分发挥了这张文化名片对推动海门文化强市建设的应有作用,为当地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发展提供了艺术交流平台,这也是张敏钧先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的一份贡献。

书如其人,言如其行。书家的主体精神决定着书家的艺术品格。为一等人,方可得上乘艺。张敏钧先生以丰富的阅历为基础,以独到的观察、诗情与哲理的和谐统一、文思与才情的内在和谐、书法与艺术的完美契合,诠释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他的书艺张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磨灭的魅力,在中国书坛艺苑中具有开拓性建树。

如今,张敏钧在国内身兼数职,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进,事业发展与新人培养兼顾,他创办了一个书画研究文化期刊,为新人新秀搭建发展平台;建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馆,促进和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兴一个书画产业,提升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壮哉!一个艺术家的宏大心愿;美哉!一个艺术家的美好心愿。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