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重塑中国“结” 收藏
2016-12-08 11:25|中国网 |

   中国人普遍有一种情结,那就是“家”的情结,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永远是最温馨、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在外的游子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土窝”,还有“落叶归根”。这些词语就是体现了一种集体的潜意识。从中国的远古时期开始,农耕文明扎根在中国人的思想里,由于农耕文明需要固定的住所,所以,世世代代的祖先们生活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对家、家人、家乡的观念。在这种区域内形成的儒家文化加强了对家的概念,形成了后来的治国理政。

  过年在最初是家人一起抵御叫“年”的怪物,放爆竹和帖对联也是为了吓跑这个怪物,过了许多年的演变,年不再是一个恐怖的事情了,而是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传统节日的重新定义,不仅是加长了传统节日的放假时间,让在外的游子能与家人团聚。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我想应该是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不够,甚至“洋节日”有霸占上风的势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西文明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相互的交流融合也理所当然。光恐惧和担忧并不起作用,在重塑中华文明的道路上,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

  传统文化虽然悠久,但是在快餐文化面前,如果不重视,任然有被冲垮的危险。互联网在这个时候提供了便利和帮助,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崭新优势来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今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点所在。将传统与现代的重新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根植于开放的互联网基因里,可以实现古典文化的现代转化,让晦涩难懂的文字更贴近百姓。

  网络中国节,不仅是网民在虚拟互联网的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更是开启了普通网民通过网络学习传统文化的全新方式。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等等方式,不枯燥又有趣,从玩乐中学习和传播中国的传统节日。网络中国节要在今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形成一种常态化。特别是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年轻一代,更应该肩负起将传统节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扬光大的责任,让中华文明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精神的载体,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之上。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永远都不可以离开的精神家园,传统节日就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强化,更是中国价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把“互联网+”思维与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有力。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