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收藏
2023-12-07 21:05|中国文化联盟网 |

 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从杨希雪诗中解读他的“变象视觉艺术”理论
 
    “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是缘出自伟人毛泽东和诗人郭沫若即兴为齐白石老人“李子树” 画中的题字,作为本文标题和引子。毛泽东题字之事暂且不表,本文最后再给大家讲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杨希雪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写诗、吟对、书法、绘画己成为他人生的最大乐事。2008年初我开始全面与杨希雪先生交往,早在1992年我在深圳市博物馆艺术沙龙与袁矛先生合作编辑香港新闻出版社《香港当代艺术报》时就开始了解杨希雪先生,从此开始关注他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 ,同年我在香港当代艺术报发表《中外古今融通绘画与著述兼得》艺评。
    2007年英国撮影师寄给我《杨希雪MBE艺术活动特辑光蝶An Award Celbrationof Hai Shung M.B.E》时,让我从英国、广东电视台、凤凰欧洲台、一些节目中获悉他既是一位艺术创作与著述兼得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又是一位写诗、吟对的诗书画名人。从杨希雪日常的诗作中品读管见到他对视觉艺术理论是我的体会,也有助于我更深入解读他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
    一、 杨希雪诗解艺术理论:
    杨希雪先生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是怎样构建的呢?要弄清楚这一问题, 我不得不引用他1989年的一首名为《高空看大地主题诗之二》:
    一目千方里,双眸几面山,高低差少少,流水曲弯弯。
    村舍飞云后,车马走云端,远近难分辨,左右在回旋。
    万籁俱沉寂,怒海息波澜,丝竹难烦耳,吵闹别人间。
    全方观宇宙,奇缘赏大千。若君观念旧,新趣可无缘。
    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杨希雪先生的视觉新观念和清昕的绘画指向。要明白他独创的“全方位观景绘画”,不得不从他与此诗紧密相关的微观山水系列(亦称抽象山水系列)谈起。
    杨希雪先生在“垂直透视”理论基础及创造的“微观山水”,是一种大视觉伸缩性理念,如同在宇宙飞船上看星球,亦如在飞机上看地球,按他的话说是“全方位角度和画面上的自由分割性,从而扩展了给读者提供的审美空间”。 “微观山水”这一理念,他强调主要是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使用该词,并且它表明了一种对任何微细的肌理形像给予充分注意的倾向。而与这套微观山水理念紧密相连的是垂直透视法,简单来说就是俯瞰的视点和平行移动的视点。在他的微观山水画上出现的皱折、隆起和凹下等立体结构,都是自然界生成过程的一种模拟,是地壳变动的一种象征性重演,因而在创造心理上,这一艺术创作的过程便具有了某种“契合自然”的体验。
    杨希雪1989年亦曾作诗一首来诠释自己的观点:
    高空看山不似山,高空看水曲弯弯,
    红绿黄蓝鳞片片,白云乌影迹斑斑。
    我们回过头来理解他的《高空看大地主题诗》也就不难理解了。
    杨希雪在1989 《全方观景》诗中说: 
    观宏亦观微,观大亦观小;全方观世界,胜景知多少?
    杨希雪1989年《相对的存在》诗曰:
    万紫千红夏亦冬,千山万水共长空,
    千头万绪何为始?万缕千丝那是终?
    二、杨希雪诗话绘画观念:
    杨希雪先生的成功始自于他在幼年就爱好读书、画画,1936年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市新堡镇石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虽家庭贫寒而从小立志发奋学习。 1951年肆业于信宜新东中学(今合水中学),入肇庆师范普师春班,三年后毕业并被选送广州广雅附设的中学师资训练班化学专业,1954年分配到东莞中学任教化学,1955年调任深圳中学化学与美术教师,1958年移居香港打工,先入香港哥林比亚无线电工程学校至毕业。后入“万国艺专” 夜校跟彭广信老师学水彩画。从中也受中国山水画老师刘秉衡的影响。由于成绩优秀,被校长周世聪女士誉为“非常有潜力的学生”而提前毕业。从此,在艺术海洋里不断奋进,广泛交游于香港著名画家陈年柏、梁伯誉,梁仲宪等名师之间,在亦师亦友中吸取知识。当时创作了”羊毛皴”山水系列而受到赞赏。陈年柏老师题诗:
    莫讶如麻线,乾坤尽在中,
    试看新创作,风格异群同。
    这就是杨希雪以局部的抽象达至整体具象山水画构想的实验的开始。
    1969年杨希雪带上中国宣纸和笔墨,远渡重洋,闯入英国艺坛,苦苦探索东方与西文传统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契合点,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在水彩画的故乡开始了他在中西方绘画探索和研究。 40多年来他不倦进行着中英文化交流和研究,他潜心于艺术创新的创造和探求,他时刻不忘中国艺术的推陈出新和开拓发展。
    “变象”不仅仅是与“具象”,“抽象”相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变象”、 “具象”、“抽象” 在世界艺术史上将形成鼎分,形成犹如“三足鼎立”之势,又三为一体的格局。杨希雪2010年2月14 日首次发布于“中国雅昌艺术博客网”上的命名为“高空看大地---新抽象系列”。其间,杨希雪先生数次在电话中与我交流他对“Space 太空漫步系列”的体会。 2010-3-25收悉杨希雪先生从英国克里斯比寄给我的“Space 太空漫步系列”光盘5张,我认真进行了反复多次欣赏。2010年4月15日 18:00时,杨希雪又在“雅昌艺术博客网”发表了《宙宇自然与抽象艺术的探讨--新的审美领域》。自此,杨希雪先生正式向世界推出了“变象视觉艺术”作品。我也从此时开始了对杨希雪先生“Space 太空漫步系列”的“变象视觉艺术”的思考和研究。
    杨希雪2010年在他的《变象视觉艺术》诗中作出了生动的描述:
    天外有天楼外楼,目穹千里解千愁;
    莺莺天地茶壸样,杯里风波也可忧。
    宏观天地存方寸,微小乾坤赏五洲;
    打开笼子游天地,尽是新图不易求!
    杨希雪2010年另诗又曰:
    小小方寸地,乾坤尽在中;
    自然多变幻,艺术在追踪;
    宏微观宇宙,花样万千宗;
    具象亦抽象,两极本互通;
    时空皆纽带,变象不相同;
    视象新领域,敢说世无双。
    2010年在《电视机上欣赏变象太空漫步图象》诗:
    享受自然,不分时序,不花重金,不劳不累。
    老少齐观,宜男宜女,模似风光,殊途同归;
    益智醒脑,观后梦回;变化无穷,令人陶醉!
    寻踪竞赛,启发智慧,赏心悦目,合家欢聚。
    科幻情怀,千姿万类,太空漫步,随时再会!
    杨希雪2010年在《高空看大地主题诗之一》中写道:
    高空看山不似山,高空看水曲弯弯;
    红绿黄蓝鳞片片,白云乌影迹斑斑。
    杨希雪1989《很近距离看大自然的微小局部》诗曰:
    微观山水够多姿,不惧云遮雾锁时;
    隋手拈来皆入画,永无相识碰头期。
    三、杨希雪诗解新时期绘画艺术的出路:
    杨希雪的视觉艺术作品与他的诗,还体现在他的《杨希雪艺术讲座:新时期绘画艺术的出路---“人与自然” 新时期绘画艺术创作构想和实践》(2016年6月24日伦敦查宁阁杨希雪教授艺术讲座) 中的“两个变化” 理念。
    一是“物象的共性和特性的变化”, 杨希雪先生在艺术讲座中说:“人类是抽象的宏观的一大群人,包括着男女老少,包括各种肤色族群。某个人在一定距离内是具象的也是微观的,但仅局限于正面的角度,其他侧面都可能是仼何人,这就是护照相一定要正面才合格的原因。不同颜色的花卉,这是花的共性。不论大小,能与绿叶相辉映者,花卉也,但不同的花在近距离有不同的特性。牡丹与玫瑰、菊花、兰花都各有特性,但同样具有变形和抽象的普遍性。观点与角度、距离等时空因素,都会使其发生随机的变化”。
    二是“物象的具象与抽象的变化”,杨希雪先生说:“一般来说近距离平视是具象的东西,太近或太远、大光或太暗、也许都会变成抽象。其他非平视角度亦可能使其变成抽象。描绘过程中,理性地、合理地在画面的适当位置出现,应该具象的就具象,应该抽象的就该表现为抽象”。杨希雪先生还说:“人类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上,因时间空间的不同其感受都会不一样。古人有: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井蛙之见的说法,即是人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故事。片面而不全面的去看问题,结论是不会正确的,要是克服时空局限,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外界事物,才会有更近乎正确的结论”。
    诗一:杨希雪1989年《抽象与具象》在诗中---
    思维观念属抽象,江山只有能见象;
    看不见时不在存, 此公定是无思想!
    思维观念属抽象,大小河山非一样,
    不见星星绕太阳, 只觉星星绕月亮!
    诗二:同年杨希雪《有形与无形》在诗中---
    芸芸抽象与具象,受制时空观念上;
    尽是有形与无形,变化万千难想象。
    诗三:杨希雪在《思维观念》诗中---
    思维观念皆抽象,具象江山得个样;
    时空互动万花筒,莫怪人们跟不上!
    诗四:杨希雪在《景观隋处有》诗中---
    人在路上走,景观隋处有;
    具象在人前,抽象在人后!
    三是“物象的微观与宏观的时空表现” :
    诗一:杨希雪1989年
    观宏亦观微,观大亦观小;
    全方观世界,胜景知多少?
    诗二:杨希雪1989年
    远看河山多壮阔,近看尘土入毫微;
    大小景观相对在,自然造物显机理。
    隋手拿来隋地取,仼君摆布仼君移!
    愿君健笔常在手,艺坛宽广仼君驰。
    诗三:杨希雪1989年
    微观山水够多姿,不惧云遮雾锁时;
    隋手拈来皆入画,永无相识碰头期!
    杨希雪认为:在具体绘画过程中充份理性地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必需的,是重要的。他在与学生讲解“焦点的固定与变焦” 中说道:“传统西方具象绘画是确定了光源,立足点视平线和焦点等因素之后进行打草稿,然后按物象原有色调着色,直至画好为止。整个过程完全受制于外在的时空因素,一点自由都没有,上面那些外在因素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改变”。
    正如伦敦《东方艺术月刊》主编沙知.李慈惠评论中说:“杨希雪在理论与技法上发展出独特而多变的山水画系列。正当中国、台湾和香港的艺术社群,在为二十一世纪的绘画发展而大伤脑筋的时候,杨希雪确立了他的基本绘画理念和艺术实践。他的纸团染印综合技法,几乎使毛笔功用成为多余。他的图像,广泛地挑战着巳经被受落了的透视观念、构图和准则。 杨的抽象概念,是可以应用于山水画、太空画,或者在放大镜下那些异乎寻常的微小局部,并可以在不曾预期的角度之下观看,斜看甚至倒过来看。或者缩小和放大,都可成为多变多样而独立的图像。杨的作品表现,其意义所针对的是过去的和现代的绘画,绝不仅限于中国背景”。
    正是杨希雪“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 明确提出“埀直透视”,“全方观景”,“微观山水”,“抽象具象统一”,“微观宏观统一”观念,其当代的、具有启发性的、富有哲理性的艺术理论中指出了客观世界“ 具有变形和抽象的普遍性。杨希雪关于“观点对应客观角度、距离等时空因素,都会使其发生随机的变化”的艺术理论还在他创建的“变相视觉艺术”新画种中不断完善和深化。
    四、“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的故事:
    “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是缘出自伟人毛泽东和诗人郭沫若即兴为齐白石老人“李子树” 画中的题字,现在给大家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建国初期,齐白石老人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亲自精选材料,十分用心地给毛主席刻了两枚印张,用宣纸包好,托人送进中南海。
  毛主席收到这份“厚礼”非常高兴。为了感谢这位艺术大师的深情厚谊,他决定在家中设宴答谢老人,并邀请郭沫若作陪。酒席间,三人浅斟漫酌,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其乐融融。毛主席举杯感谢白石老人送给他的印章和画作。齐白石听了不禁一怔:“主席,我只给您刻了两方印章,哪里送过什么画作?”
  毛主席笑吟吟地让秘书把那幅画拿来,请老人亲自验证是不是自己的大作。只见这是一幅金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李子树,树上落着几只形态各异的小鸟,树下伫立着一头摇头摆尾的老牛,老牛望着小鸟出神。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这次一时没留意,给毛主席包印章的时候,把这幅“废品”用上了。而毛主席竟把它装裱得如此精美。
    白石老人越是不好意思,毛主席越是夸奖此画。于是白石老人动手要抢回此画,答应三天以后重画一幅送来。郭沫若见状,忙用身子挡住画轴,说:“齐老,您这幅画是送给我郭沫若的,要想带走,也应问问我嘛” ! "怎么?是送给你的?”老人更觉不解。郭沫若微笑着问:“齐老,您这树上画了几只鸟” ?白石老人答“五只”。“树上画了五只鸟,这不就是我的名字吗”?郭沫若在说到“上”和“五”两个字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原来郭沫若的大名正是“尚武”。白石老人一捋长须,恍然大悟道:“算你可以,我真服了你这诗人的头脑喽” !
  郭老说罢,取过画轴边卷边说:“这就叫做物归原主,那我就不客气,把它带走了。”
  “且慢!”毛主席大手一挥,扯着画轴的另一边:“诗人不要夺人所爱,请你再仔细看看,那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呢?快请放下吧”!“您的名字”?这一回轮到郭老发怔了。他对着画审视良久,仍然没有发现画上何处写着主席的名字。
  “你这考古学家也考不出来?”毛主席怡然自得地笑着问道:“请问诗人,白老画的是什么树”?“李子树啊”!“画得茂盛吗” ?“非常茂盛” !“李树很茂盛----这,不就是敝人的名字吗”?霎时,郭老眼睛一亮,拍着双手,连声赞叹道:“妙哉妙哉!画上果然署着主席的大名!”
  听着这两人一问一答,白石老人如同被装进闷葫芦里。原来,1947年,党中央被迫撤出延安。毛主席曾自信地说:“离开者,得胜也。”于是毛主席便取了个李得胜的名字。白石老人听罢,对毛主席和郭老说:“那么,就请二位再在画上赏赐几个字,以壮行色,如何” ?
  毛主席接过郭老递上的毛笔,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丹青意造本无法”七个大字一挥而就。
  郭老一看,心中着实佩服毛主席才思敏捷,出手不凡。原来这是毛主席借用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一句诗,只不过改动了前两个字,用来赞扬白石老人,竟是如此精当!郭老也不示弱,略一思忖,接着写上“画圣胸中常有诗”。它原是陆游的一句诗作“此老胸中常有诗”。郭老也改动了前两个字,使它与毛主席所写的上句合成一联,对仗极为工整,可谓一丝不苟,巧夺天工!
  这使白石老人喜出望外,卷起画轴,不容分辩地说:“感谢二位如此夸奖白石。既然双双题诗相赠,此画非白石莫属。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把它带走了”……毛主席用手一指郭老,双臂两分,朗声说道:“你我争执了半天,却一无所得。”
  这个感人故事,我在2010年曾四处查找出处不果,近因写杨希雪老师的文章要抄用“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著名题字句,故又通过INTERNET搜索,也只找到有两个记载--- (1). 网载显示2011-01-29 08:53,来伺《伊春炎黄在线》,作者:史升吉,“丹青意造本无法” 一文。(2). 网载显示2011/7/19,源自《中国文化报》,作者:冯蜂鸣,“常有诗,争画记” 一文。
  我为三位伟人之间的故事所感染。毛泽东主席在谈笑间,道出了“丹青意造本无法”这艺术创作不变的本质规律,令我深思人发聩。而86岁的华人杨希雪的艺术作品及其理论学中华不泥古、步西方文常创新,正是我引用“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的缘由吧!
  附注:
  1. “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 伟人毛泽东和诗人郭沫若即兴为齐白石老人“李子树” 画中的题字的故事出处:有两个记载--- (1). 网载显示2011-01-29 08:53,来伺《伊春炎黄在线》,作者:史升吉,“丹青意造本无法” 一文。(2). 网载显示2011/7/19,源自《中国文化报》,作者:冯蜂鸣,“常有诗,争画记” 一文。
  2.本文写于2010年3月初稿,2016年7月30日完稿,王晓波于深圳市南山南海大道。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