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博学多长周振华 收藏
2016-07-19 15:58|《今日文艺报》 |

    无论在文坛、书圈,周振华都算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受事业的驱使,他总显得那么忙碌,孜孜以求。

    他是市、区两级政协委员,自然还要参政议政,履行很多社会活动,所以我说他是一位“博学多长”的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余脉的山脚下,他喜欢大山,以致性格仿佛都与山相似。给人的感觉异常皮实,耐干旱,耐瘠薄,耐寂寞,没有那么多毛病。这样一位喜欢同命运挑战并主动接受和寻求摔打的人,日后做什么都不在话下。
    大约五六年前我还在昌平区北七家生活办公的时候,就时常听到他的名字,知道昌平区成立文联他被选举为主席,并且还在昌平政界任过职务。心想:这样的人,一定眼很高,也很忙,我等无名小辈不好与之交往,便几次想去拜谒都未敢贸然前往打扰。那时他常在《人民政协报》《中国建材报》《北京晚报》等报纸副刊以及《北京文学》《十月》《散文(海外版)》等文学期刊上发表散文作品,觉得有那么多政务要忙,还能坚持创作,便心生敬畏。
    大约2010年,一次我去昌平区里办事顺便去看望相识已久的区文联副秘书长高若虹老师,他除了赠送他的诗集给我,还拿出一本厚厚的书赠与我,并说:这是周主席的散文集,刚出版,反响好。我一看封面的“跪拜大地”四个字,就为之一振,说:那我一定好好拜读。于是在回来的公交车上迫不及待地翻阅开来。书中的文章,甚是喜爱。
    回来后便把《跪拜大地》放到显眼、方便的地方,以便随时翻阅。当读到其中的《春到野花香》《“红果”红了》《白杨林    女知青》《养猪能接济日子》《父亲的肩膀》《母亲心中的“家”》《真想吃顿“纯馒头”》等篇章时,我真的被他的文笔折服了!其中精湛的描写一次次地触动着我的神经,我不得不用笔在上面一行行、一段段画线、圈点。
    在京携妻创办《今日文艺报》和编辑出版文学艺术类书籍十多年,五六年前又创办了《中外名流》杂志,加之早前曾在多家新闻单位做过编辑兼记者,时常应邀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文学艺术类活动,所以在这些活动上时常见到周振华先生。他在台上,我在台下,所以我早已认识他而他却不认识我。大约十年前起,我就常在报刊读他的散文,开始把他的人与文,联系起来,但却不知道他的书法也好。一次我去柳萌老师家小坐,茶话间柳萌老师把好友们赠送与他的书画作品拿出来欣赏,我的眼睛紧紧地落到了一幅写得浑厚圆润的书法作品上,柳萌老师告诉我:这是周振华的作品。我忙问:是昌平的周振华吗?他说:是他。我一下把他的字与人又联系到一起,心想:这人真不简单。自此,他那浑厚圆润的字体便在我的脑海里安下了家。一次在中国散文学会办公室见到墙上挂的一副榜书“天下中文”,我因近视而没看到落款,但远远的便认出了是周振华先生的字,当时在场的人都惊讶我为什么会远远的就认出那是周先生的字。我说:他的字很有特点,浑厚、圆润而又写得端正、大气,颇讲章法……我本想再往下说说自己的感想,因自己是门外汉,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走近默默地啧啧欣赏起来。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一次文学活动上,我与周振华先生有了正面接触的机会,我告诉他,我在他们昌平区文联的刊物《昌平文艺》上发表过文章,我拜读过他的许多散文和欣赏过他的书法,并赠送他我办的《今日文艺报》和《中外名流》杂志,以及我出版的拙著,我们算是相互认识了。此后我更多地关注起他的散文和书法作品。
    他为官从政,又写散文,还练书法,并经常参加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整天活跃着,忙碌着。他,哪里来的精力和动力?而且,这须得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日积月累才可能培养出的习惯和毅力呀!我有了想采访他的冲动,但一次次碰面时见他忙碌的身影,那样多的事务,想说都没说。
    大约是在去年底中国散文学会成立三十年的年会上,他赠送我一本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周振华书法集·兰亭序》。我当时说:回头我找机会去昌平采访您,写一篇文章发到《中外名流》杂志上。他说:您去前跟我联系。只是后来琐事繁多,一直未能成行。
    直到半年后,从我处到他处的地铁公交费都涨了数倍才终于与他约定而前往,在区文联高若虹副秘书长的带领下,我走进了周振华主席的办公室。
    周先生一边热情地与我寒暄着,一边从里屋房间拿出他为我题写的《今日文艺报》报头给我,同时拿出一幅书法作品来铺开,说:这是我刚为你写的“花好月圆”,象征你的事业。我一边说谢谢,一边仔细欣赏两幅书作。真是字如其人,尤其是“花好月圆”几个字,那结构,那线条的起落放收,特别是那饱满圆润的墨迹及字体柔中见刚充满一种不可抵挡的气势。几个字的章法布局,展现出的更是花的美好恬然和月的圆润丰满。
    我们开始随意地闲聊起来。我觉得这样的聊天很好,自然、轻松、愉悦,不用做录音和笔记了。
    1957年周振华出生在北京西北郊太行山余脉的山脚下,家庭出身“富农”。这样的童年经历自然很压抑。但日后,周振华觉得这都很正常,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或坎坷,这对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周振华就这样与我交流着。
    他点开电脑,让我看他近期书写的作品。浏览着一幅幅作品,我不由得赞叹,随口提问:“您又写散文,还写书法,而且都做得很精道,是怎么练的?”他说:“人,活着就得勤奋。不能还不如动物。”他还说:“坚持,可获得加速度的收益;放弃,那只好归零了。”
    常言道:勤能补拙。有格言说:“勤奋出天才。”鲁迅先生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看似没有,只要用力去挤,总还是有的。”周振华就是一个靠勤奋走出大山的人。他5岁就和父亲学书法。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除后来有几年由于工作关系写得少些,几乎未间断过。这要不是靠着勤奋和坚持,怎能会有今天的气象,怎能成就这样一位艺术家?
    他把文学和书法看作生活中的两个“支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两个支点改变着他的性情乃至命运。他是先对书法感兴趣而后写作,先写通讯报道后写散文,先成为端上“铁饭碗”的公职人员,随后成为通讯员,再后成为作家,最后才成为书法家的。
    在他7岁那年,原本在城里做售货员的父亲回了老家。由于成分高,父亲的内心始终无法摆脱一种负罪感,如果能给乡亲们干点事而不被嫌弃,便是他最大的心理及精神抚慰。所以他常常为乡亲们做好事,成为乡亲们眼中的热心人,大好人。
    父亲念过私塾,字也写得好,从供销社回来后各家各户的对联都包在他身上。为了写对联,父亲甚至专门请村里的木匠打了一张大桌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周振华习练书法更加勤奋,甚至他以习练书法为乐,进步很快。
    父亲常常给乡亲们“包面”和写春联,由于当时白面稀罕,家乡有逢婚丧嫁娶便送六斤一包的“白面包”的民俗习惯。他父亲是包面能手,包出的“白面包”,方方正正,见棱见角,包完后又用写好“福”字的红纸粘在上面,既讲究又美观。乡亲们十分喜爱,认为能请周振华父亲包白面包送人“有面子”,“添喜气”。
    写春联是农村年关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远近的乡亲就会陆陆续续来到周振华家里让他父亲给写对联,内容要与时俱进写出新意。而且不同的人家有几间房、需要写几幅,贴在什么地方,周振华的父亲都了然于心。所以他一边写一边要咬文嚼字地创作。年幼的周振华作为一名“看客”或帮助牵纸的助手,有时也不免发挥出自己的灵性,凭着自己学习几年的知识和理解不由自主地“帮帮腔”。别看年纪小,帮腔的语词偶尔还被父亲采纳过呢。这对周振华的文学兴趣培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由于周振华上学时描红有一定的底子,受父亲的影响,他有时也跃跃欲试,帮父亲写些春联。尽管当时他写的春联大多让父亲不满意,还是让乡亲们感到欣慰,让父母感到自豪,他自己呢,则是得到鼓舞,信心倍增。
    我试图从他的“这一个”走去,让思绪进入他的个体。
    我说:“我不懂书法,但我看过很多人的书法。我觉得您的书法跟别人的书法都不一样,自成一体。您的书法看起来圆润、好看,浑厚、饱满,有骨有气,融了多家书法于一体。您是怎么练的?”
    他说,书法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价值体系、个性特点,书法从作品的形式、字迹的结构,到笔法、墨法,章法,都非常讲究,不能随意,要有出处,有取法,仅依靠使用硬笔的书写习惯,借毛笔的功能,拉出没有来历的线条,这样的字不能称为书法,只能是人们常说的“名人字”。
    他5岁开始习书,有一定的天赋,上小学时练填红本,一页16个字,最多有14个字得到老师的圈点,所以就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有空就练,天天坚持,只要能找到的帖子都临。尽管后来有一段时间耽误了,花在书法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些,他还是先后临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十字七帖》及手札尺牍、智永的《真书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苏轼的《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米芾的《蜀素帖》《苕溪诗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赵孟頫的《胆巴碑》《洛神赋》《前后赤壁赋》等等。
    他说,这些前人的字帖,都各自有优长,他在练的过程中就很注重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吸取其中的精华,融入自己的气与魄,这才练出了自己的体来。
    耳里听着周先生的介述,思绪却荡然地飘飏到了他的老家。那是我没有去过的地方,但是仿佛曾经去过,并不陌生,崇山峻岭、深沟大壑,把山里的人围抱到一块温暖美丽而又贫瘠的小天地里。那里很自由,但很多人却终生未能离开这个怀抱,耳朵能听到外界的声音,自己的声音却很难传出去。
    在这山里有一个村庄,村庄的边上有一个人民解放军的军营,军营的一侧隔壁住着一户人家。这就是周振华的老家。他父亲算盘打得好,字也写得不错。要知道,在当时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售货员都隶属于国营供销社,是一个非常阳光且充满着人们向往的职业,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
    他的母亲颇为贤惠,识字不多,但见过一些世面,明事理,知道孩子应该读书。当时还处于儿童阶段的周振华在板凳上练习唐楷,她就在一边看,并讲了“只有一点像羲之”的故事,这对周振华来说都是一种教化。
    眼下,周振华已出版了《周振华书法集·昌平赋》《周振华书法集·赤壁赋》《周振华书法集·兰亭序》《周振华行书千字文》《周振华真书千字文》等,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分会理事、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第三届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长城书画院理事、北京书画家协会第五届理事、北京行宫书画院顾问等。
    但书法并不是他的主业,除本职工作外,书法和文学当中,他的主业是文学,尤擅长散文。
    周振华有文学的天赋,自小喜欢观察,对穷苦人民有同情心。“我经常站在或蹲在大人的后面,长时间仰视他们那倒三角的背膀。如果是‘特写式’盯着一个人,能看很久很久,看得很仔细,很认真,能看清他的汗毛眼,好像在研究这个膀大腰圆的人。因此,常常引起大人怀疑我,这孩子在我身后做什么呢?”周振华说。
    善良的人容易受到感动,也容易发现身边的真善美。1980年代初,父亲得到平反,周振华顶父亲的职做售货员的时候,一天,他留意到身边的真善美、好人好事,然后用笔认真记录和整理出来,写成通讯报道发给报社和北京广播电台。不想,很快就播发出来了。周振华内心激动,欢欣鼓舞。此后特别注意观察,认真记录和整理,并不断地投稿。于是,北京广播电台和县广播站三天两头播放周振华的人物通讯,报纸也时常刊发他写的报道。他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通讯员。
    由于新闻写作有功,加之本职工作勤奋、敬业,1983年他被调到县供销总社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公文写作和宣传报道。他如鱼得水,几年间,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昌平1352平方公里的山区平原,走到哪访到哪,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练就了专业记者特有的那种“母猪肚子乌鸦嘴,猴子脑袋兔子腿”精神,什么都能吃,哪里都敢去。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在媒体发表了800多篇通讯报道。当然也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笔杆子硬”的基础。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新闻工作者。
    随后,由于思恋家乡,家乡风俗以及人、物、事等在大脑中碰撞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儿时的军号声、补丁、枣花、红果、马头琴、香烟盒、牙膏皮、镰刀、草帽、炊烟、“千层底”、碾子、压饸饹、啃冻柿等等物事和父亲、母亲、姐姐、妹妹等人物也都时常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眼前,撞击着文思,产生了灵感,周振华开始写散文了!他热情高涨,一口气写了好多,一时间,《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文学报》《十月》《北京文学》《山花》《文学界》《散文百家》《散文(海外版)》《前线》等各报刊都发表他的散文,以及诗歌、小说作品。他成了一位以写散文为主的散文大家。
    那么,周振华从写了些通讯报道就变成了有名的散文作家是不是偶然的呢?原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些酸酸甜甜的成长经历。
    周振华上学后,由于家庭成分的背景,同学们都很少与他交流,甚至像避瘟疫一样避着他。不过这也好,他是一个爱读书学习的孩子,这正好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除课本知识外,在小学阶段他就读了很多小人书、故事书;上初中时更是读了很多的名著和古今书物。大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学养,同时也习练了很多书帖,铸造了一个“博学”的模型。
    周振华淘到一本《爨宝子碑》,是晋人碑帖,他爱不释手,每天勤学苦练,直到练得不看法帖也能把每一个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书写得跟法帖上的字很相像为止。后来有评论家说他习练《爨宝子碑》:“用功最勤。他用此笔意书写的联句和诗文,其结字端庄、朴厚古茂、用笔方峻、起收果断,如昆刀切玉、棱角分明,凝重中尽显峻利,雄强中又不乏隽美。”
    他说:艺术家要有责任感,要时刻记着回报社会。于是他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将相当部分的文学奖金、稿费捐给了孤儿院、边远山区、灾区,比如典型的汶川震灾、玉树震灾他都有捐赠。此外,他还把自己出版的散文集捐赠给北京市区的中小学生,把获得的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以及其他文艺创作奖项的奖金捐赠给社会弱势群体。这不但是他的一份工作,还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对社会的一份感恩情怀。
    我还是盯着一个问题:周振华是怎么“博学”而后“多长”的呢?
    他为什么爱书法、为什么对书法痴迷?有几点理由,他认为: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的要素所决定的。二是可以光鲜和润泽自己由内到外的艺术气质与多维形象,使自己艺术特质之外延更加完善,使自己更加自信和豁达。提升艺术美誉,延展艺术领域,灌注艺术实力。三是跨艺术界别有利于吸吮更丰美的艺术营养,结交书法界朋友,以书会友,使文学与书法撞击出绚丽的艺术火花。四是实现“以书养文”,即以自己的书法营养滋补文学创作。
    他的书法作品已成为昌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礼物,赠送给俄罗斯、冰岛、芬兰、韩国等国政府、文化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
    他说,他以前是把90%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写作上了,书法方面只有10%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书法的艺术精度,几年前他便调过来,将90%的时间和精力花到书法上,而文学创作方面更加追求精道。使二者相辅相成,平衡提升,相得益彰。
    周振华连续出版了诗文集《原野恋歌》,散文集《乡音乡情》《跪拜大地》《我爱北京》《温暖记忆》《周振华散文集》等,引起了数十名知名学者和专家撰文评论,连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当代散文奖、北京市德艺双馨奖等20多个奖项,并有作品入选中学教材的高度,而且现已是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冰心散文奖终评评委、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及散文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不论从散文创作质量的高度还是从应获得的待遇来说,都已具有了一定的高度。而书法有10%的时间和精力维系着不断地缓慢前进,至今已有50多年,自然不仅基本功扎实,就是艺术高度和精度也在日趋完善,有了一定的水准。但要使之表现得更完美、更专业、更具魅力,艺术高精度上达到炉火纯青,创造出自己“这一个”的书法艺术,特别是要形成自己的书法理论体系和书艺特点,必须潜心追寻。到那时,才会迎来书法的另一片天空。这些,周先生清楚,所以几年前他便作了时间和精力分配比例上的调整,使书法厚积薄发而突飞猛进,如今已出版了书帖数部,成为书界颇有成就的人物。
    在他看来,书法在视觉上呈现出来的是神韵与意境,文学则在叙述中传达着感悟与思考,题写文学作品标题是一种特殊的书法创作,比自创作品更有意味。比如他题写作家们的作品名,他总要感受这些新作的故事情节和风格之后,再设计书体,表达意境。这样题出来的书名不仅字易懂好看,更重要的是还能灵动、形象地表达出作家要通过那篇作品表达的深意和意境。因此,《文艺报》《十月》《收获》《北京文学》等文学报刊都喜用他为作家们题写的作品名。
    他是山里的孩子,就连性格也像大山:朴实、厚重、独立、坚强,具有坚韧的性格、质朴的真诚和勇敢担当的精神。
    他说,搞艺术(包括文学创作和书法等)不能自恋,自恋就会停止前进。另外,太自恋了就会看不起别人。你看不起别人,别人也会看不起你,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不自恋即知不足。他是永远抱着一种“现还残缺”的心态,或说不足、不完满,也就是哲学家们常说的空杯心态坚持着勤奋努力,不断弥补、不断前进,一次次实现旧与新的蜕变,一次次地实现从旧到新的跨越的。
    在散文创作上,他不刻意营造,不矫揉粉饰,让美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庄稼的质朴,从乡间流露,洋溢而出,所以情感真挚、自然,既有父爱的慈祥和母爱的温情,又不乏家乡的梦萦。
    他的散文有近50篇被选入多种经典散文书籍、文选和课本。2010-2012连续三年,他都有散文入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的《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散文《枣花蜜》曾被编入《全国八年级语文考试试卷;2010年,散文《北京颂歌》被中国教育学会定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必读文选;散文《浓浓枣花香》被选入吉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三经典阅读课文》;散文《人老了竟是那么卑微》入选苏教版中学语文试卷等等。他不仅写散文,还写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及文艺理论等,并应邀赴陕西延安、天津南沽、山东济南、北京怀柔和密云等地作过散文创作讲座。
    至于从事社会活动方面,限于篇幅,此不赘述,仅列其部分简要介绍,一览便可见一斑。
    周振华先生系北京市昌平县第四、五两届委员,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二、四届委员,北京市政协文史专委会委员,全国政协机关老干部局文艺顾问,北京市昌平区文联主席,北京文联第七、八届理事,北京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散文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等。
    2003年,周振华荣获北京市昌平区党政机关优秀公务员,记二等功;2008年,他荣获北京市昌平区党政机关优秀公务员;2009年,他获北京市昌平区党政机关公务员嘉奖;2012年,他获北京市昌平区党政机关公务员嘉奖;2013年,他荣获北京市昌平区机关工委、昌平区总工会工作创新标兵;2014年,他荣获年度北京市昌平区优秀政协委员;2014年,他获北京市昌平区党政机关公务员嘉奖。
    新闻报道、散文、书法、从政、社交、摄影、报告文学、收藏……充分见证着它的博学与多长。我们相信,这些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他的人生助推器,推动着他的人生不断前进、提升。他的前面,路途更宽广,在那不远的地方,又是福地洞天的另一番景象。他正在接近着,接近着……
    我们期待着他的人生更为辉煌精彩!(本文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今日文艺报》总第102期第四版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