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迎着波涛(外1篇) 收藏
2016-08-22 12:46|《今日文艺报》 |

      迎着波涛和洪峰冲上去了,我们的队伍——陆军、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人民武警……

      迎着波涛和洪峰冲上去了,我们的队伍——公安干警、预备役官兵、党员和干部、青年和民兵……

      迎着波涛和洪峰冲上去了,我们的队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

      迎着波涛和洪峰冲上去了,我们的队伍——沿江千百万无家可归的居民,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

      迎着波涛和洪峰冲上去了,我们的队伍——突击队、抢险队、救护队、巡逻队……

      冲上去了,送衣送饭的人们、送猪送羊的人们、送瓜送水的人们、送抗洪器材和抗洪物资的人们、为抗洪战士洗衣做饭的人们、抢救伤病员的人们、奉献精神食粮的人们……

      洪水无情人有情。从还未彻底摆脱贫困的边远山区的老百姓到繁华都市里的下岗职工,无不伸出一双深情的手;从青藏高原寺庙里的高僧佛徒到沿海开放特区的经济大款,无不慷慨解囊捐款资助;从国内的百岁老人、三岁娃娃到海外的华人侨胞,无不奉献一颗滚烫的爱心……

      这场抗洪斗争,是力量和力量的对峙,我们比洪水多了一个智慧!这场抗洪斗争,是气势和气势的抗衡,我们比洪魔多了一个灵魂!

      风里雨里,有永远也扑不灭的灯光和眼睛;涛里浪里,有永远也颠不覆的救生衣和冲锋舟;雷里电里,有永远也冲不垮的身躯和精神……

      我们与“死敌”决斗,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只有拼死搏斗到底;我们与洪魔较量,不能幻想谈判讲和,只能以死战求生存。人在阵地在、人在江堤在、人在旗帜在,这些豪言壮语,绝非是几句光鲜而亮丽的口号,它是我们一次又一次战胜洪峰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唯一真理!

      我们不怕洪水狰狞着向我们扑来,与我们纠缠、撕打。哪里有决堤、哪里就有我们的合拢,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的排除;哪里有危堤,哪里就有我们的筑高加固。

      我们不怕洪峰凶狠着向我们扑来,与我们较量、搏斗。第一道堤坝冲决,我们筑起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冲决,我们筑起第三道防线,直至彻底挡住洪魔的横行为止!

      在习主席讲话的感召下,在抗洪精神的鼓舞下,曾几被洪水欺辱得晕头转向的群山叠峰,忽然明亮了眼睛,抖起了精神,擦干身上的血迹,抖落脸上的泪水,来不及为大树和小草送行,来不及为庄稼和鲜花开追悼会,就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抗洪抢险的行列……

 

      倒下去的,是一个个肉体,是一座座大山的儿女;站起来的,是一座座巍峨的大山,是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救起来的,是一群群父老乡亲,是一座座村庄都市;在洪水中永生的,是一个个英雄,是一面面旗帜,是一道道风景,是一首首颂歌,是一腔腔怀念,是一座座丰碑!

 

不沉的军魂 

——谨以此文献给抗洪抢险的将士们

 

      滔滔长江,浊浪澎涨。这个夏天是宇宙洪荒的季节,天空龟裂,江河疯涨。

      浩淼洞庭,惊涛逐浪。这个夏天是大地惊悸的季节,堤坝阵痛,田野溃疡。

      仰望无雨的北方,心情难以平静,一种喧泻,无不被漠风淋漓张扬;面对洪灾,血脉开始鼓胀,一种情感,一种热望,在心灵中酝酿。

      洪峰裹挟着雷电,倾泄着淫威,肆意地舔舐着江堤,狂妄地炫耀着魔力。水深火热之中的垸墙在浸泡中开始溃崩动荡,祥和富态的村镇面临惊涛骇浪的冲撞。

      迷彩上去了,高唱着战歌,挥动着臂膀,犀利的眸子跃动着从容的火光,青春的脊梁闪现着不屈的坚强。生的希望让给了群众,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血肉之躯激荡着沉静与坚强。

      面对洪灾,凝聚的不仅仅是灵性的目光,追逐的视线,魂魄被朴素装订成册,容纳感天动地的诗篇。心灵虔诚的读者,用每根脉络梳理着这没有硝烟的战场。

      看!那位年轻的战士,怀着家乡被淹的焦灼和神伤,迎着洪魔,舍生取义,慷慨激昂,是何等的悲壮;那位曾经殚尽大兴安岭烟火的将军,顶风冒雨,冲锋在前,扑身堵浪,这是公仆的风范,更是榜样的力量。

      看!那位屋顶盼来“红星”的小姑娘,生命里从此注入了一种永不衰竭的活力和向往;那个降生在冲锋舟上的婴儿,肌体里渗透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坚韧和强壮。

      面对洪灾,诠释英雄业绩的不再是华丽的词章,苍白的颂扬。思想被无畏冶炼成钢,迎接那排山倒海的浊浪,肉体则成为执著的城墙,用每个细胞抵挡那透心彻骨的冰凉,领略那尖刻酷热的热浪。

      不沉的军魂,不落的太阳!现实论证你们是砥柱中流,锐不可挡,98年抗洪战役以来又一辉煌将载人史册百世流芳。

      不沉的军魂,不落的太阳!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咆哮的洪水中回荡,给千万将士平添力量。

      不沉的军魂啊,永远不落的太阳!让我们万众一心,迎接那胜利的乐章在神州大地奏响。——《今日文艺报》总第106期第三版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