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歌颂遵义数峭岩,长诗辉煌天地间——读峭岩《遵义诗笔记》志 收藏
2016-03-24 09:57|中国文化联盟网 |

   峭岩的名字我是不陌生的,记得他经常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报刊上,大致知道他是一位部队里的诗人。在我的印象里峭岩这个名字是和部队上的另外两位诗人顾工、张永妹出现频率最高的,再具体的情况那时就一无所知了。
  新时期以来由于我对所谓的“朦胧诗”的反感,进而对整个诗歌界有所“敬而远之”,对峭岩其人其诗也就有点淡漠了。直到这次《今日文艺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峭岩的《遵义诗笔记(专版连载)》,更加上配发的一整版评论,才又使我重新回归原来的记忆:昂然诗界——峭岩,老诗人又创出新佳作。
  峭岩的诗作《遵义诗笔记》“长达5000行,由19首长诗组成。”(据李发模文)而二个专版也才千多行吧,仅及1/5。我虽仅读了这千多行诗,但也感到这首长诗创下了许多“最”:

 

    歌颂遵义中的最长诗

    遵义是一座历史古城,更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圣地。它坐落于贵州西北部,它的闻名更由于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出席的有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陈云及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等共20人。会上批评了王明的“左“倾主义的严重错误,支持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调整了中央的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它在极端危险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达到成熟。这样一座在历史上无比辉煌的革命名城,在解放后吸引中外无数游客畅游其地,更有大批的文人骚客对之吟诗作赋,歌颂其历史的辉煌、现实的壮丽和远景的鼓舞人心,创作了难以计数的名篇佳作。但据我的视野所及和知识见闻,我认为峭岩的这部《遵义诗笔记》是所有歌颂遵义的诗篇中最长、最辉煌、最壮丽也最感动人的一部史诗。作者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在多次实地考察遵义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柔和以高度智慧的想象,然后饱蘸浓墨,引吭高歌,唱出了这样一部洋洋洒洒激情昂扬长达5000余行的颂诗。虽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完全可以肯定是“古人甚少,来者不多”的独特巨制,这是很了不起的。

 

    形式最新颖

    据专版连载的《遵义诗笔记》“序诗”和前4章所示,这部长诗运用了许多新颖的形式,
    再综合地运用,融会贯通。十分巧妙十分雄壮地表达了诗人对遵义的崇敬和眷恋,是一座千古不磨的艺术丰碑,与遵义古城共始终。
    《序诗·嘈杂尘世的深邃与宁静》拉开了大合唱的序幕,接下去《[之一]七月,怀想“红星铁匠们”》《[之二]乌江,勇士们插翅飞过暗夜的枪口》《[之三]热血,在一座小山城汹涌与交锋》《[之四]他们,沉思在一片霞光里》的顺序,气势磅礴地描绘了“红星铁匠们”的揭地掀天事业、八勇士抢渡乌江的英雄壮举、占领遵义的险棋取胜和对遵义会议旧址的具体点拨称颂,构思巧妙,诗句惶惶,字字珠玑。诗人在每章之前先有诗“题记”,这虽不是峭岩的首创,但写得如此精炼含义又如此深刻却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的。诗人还在关键段之间采用了阶梯式排列,在诗中承上启示,画龙点睛,异军突起,雷霆霹雳,字字千钧。如[之二]中说:
  
  打头兵,赵勇手
  来自沙州(洲)坝
  听过毛主席的讲话
  头发很长
  口袋很瘪
  一口湖南山沟里的口音
  动员了千只耳朵
  最感动那双大手
  左一挥
  右一挥
  风
     云
         突
             变
  
  在这段诗的最后,诗人引用毛泽东的成句“风云突变”,用阶梯式4个字排列成4行,非常简洁,非常有力,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毛泽东善于发动群众鼓舞士气的组织才能,也预示了中国革命将有大的风云变幻的美好前景。同样阶梯式排列诗行也不是峭岩的首创,但他在长诗中并非一用到底,而只是在关键的地方将一句诗单字竖起来排列,成阶梯式,加重语气,加重分量,起到顶天立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大概是峭岩的独创了。
  作者如此使用的频率不是很高,据专版发表的前5章共有9处,只在[之二]中有3处,[之三]中有6处,其他没有。以此频率统照全诗,大约可有30处左右。也即是说全诗共有约30句诗行被排列成阶梯式,如30条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撑起了整部长诗的骨架,又通过绚丽多彩的排比句、夸张句、比喻句、引名句等瑰丽诗句构建了这部《遵义诗笔记》的宏伟大厦。实在是巧思妙想,风范独具。

 

       创造警句格言最多

  桂兴华在《激情在遵义“井喷”——读〈遵义诗笔记〉后致峭岩兄》中说:“警句、妙语不少。全书中爆出‘仰望是一种感恩/仰望是一种姿态;有时低头是高昂的开始;娄山关的高度,只有鹰知道’那样的火花,令人高兴。而警句、妙语恰恰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量化。”这确实点出了峭岩《遵义诗笔记》的一大优点,令人深感赞同。然而我觉得峭岩这部《遵义诗笔记》有可能是创造警句、格言最多的一部长诗。它语言提炼得精粹无瑕,诗行排列得错落有致,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事物描画得栩栩如生而又活灵活现,都是其他长诗难以企及的,在当今的诗界里更为少见。
  我认为在每章之前的“题记”几乎都可说是警句、格言。如[之一]的“题记”“怀揣火焰的人/从七月出发/大地被红光普照/他们腑(俯)瞰山峦大泽/春天来了。”[之二]的“题记”“我要过江/把军衣撕成两片/一片做船  一片做帆/把勒骨抽出/两根/一根左桨  一根右桨/我要过江/红旗在前/我要过江……”[之三]的“题记”“命运活在细节中/真理也要流血/有时低头是高昂的开始/调整枪口的方向/那是伟人的智慧/命运从此转机。”[之四]的“题记”“定格在时间的大墙上/凸凹出性格/出类超群/历史作答/在这里被艺术点名的人/一生都在铜里发光。”这些“题记”之诗差不多都是警句、妙言,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桂兴华的上文已引入本段的开头,认为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量化”,一语破的,恰如其分。李发模的评论中也大量引用了这些“题记”,认为这些诗句都蒸腾着诗人的血气与正气,也是哲思与信念的铺展、提炼与概括。读着这些瑰丽的警句、格言,使人特别强心醒脑。也使人联想到是伟人毛泽东在冥冥之中给诗人以哲思,给诗人以灵感,让诗人吟出了“也许是天意”遵义会议让伟人毛泽东和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率领红军在此“谱写了世上最奇绝的史诗/成为历史上大美的永恒。”红军从血染湘江而来,在此峰回路转,命运从此转红:“遵义古城打开了幸运之门。”诗人多次来此寻诗,“寻找神奇”,终于在此破译了“红军的宗旨”,做出了对历史的“最好注脚”。在遵义会议旧址的桌椅旁仿佛聆听到“会议庄严而急迫”中的“雌争雄辩/舌战唇枪”和毛泽东“击中要害”的“一言九鼎”。此时诗人“有一种神圣的人为与天意与庄严之感萦绕心头/又有一种宿命的哲理在周身回旋”,才成就了峭岩神奇的诗思,铸定了这部空前雄伟的遵义史诗。峭岩通过富有哲理和深刻含义的诗句,歌颂了遵义,歌颂了遵义会议,尤其是指明了毛泽东这位遵义会议的主角在此扮演的光彩,是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从危急中找到了转机,从此摆脱了覆灭的命运,逐渐走向了胜利的辉煌。
  峭岩以精思妙想进入历史隧道,用精雕细刻的大量警句、格言描绘历史细节,唤醒历史细节,引起人们的忆昔思难和沉默深想,启迪人们思考:遵义一座黔北小山城为什么会有如此无穷的魅力?它在历史上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为什么人们说湖南韶山诞生了毛泽东,却是贵州遵义成就了毛泽东?也即是说成就中国革命的得人心顺天意获胜利。这部长诗对这些问题都用警句格言做了准确的概括和令人信服的回答。只要细心阅读,答案是不难找到的。“字字有据,事事有根”抓住细节,创出高峰。警句格言更是高峰中的高峰,警句格言前后迭出,层出不穷。如峰峰相连,一峰接一峰,一环扣一环,成就了这部红色历史题材的长篇史诗《遵义诗笔记》,以如椽之笔铸成了当今革命文学中的一座新高峰。

 

      内容最丰富感人

  形式最新颖、警句格言创建最多及诗篇最长的灵魂更在于内容的丰富多彩生动感人。《遵义诗笔记》在这两方面做到了完善地艺术结合,所以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品读和评价,这才是必然的,更是必需的。
  峭岩从他独特的感触入手“将历史与现实,博大与细致,场景与细节,情感与意志,都做了理性的体验与感知,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主旋律诗歌的红色写作,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兰草语)诗人的确是这样,他以19章长篇组诗抒写了红军在遵义期间的历史乃至改革开放以来遵义的崭新面貌,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和赢得今天辉煌胜利的东方强国的非凡之路。峭岩将创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伟人们喻为“红星铁匠们”,用“镰刀和斧头的光束/是那样奇迹般的照亮一个民族/在一座大山里/火种扎根/杜鹃花最早/迎来了新中国的春天/钢枪在这里集结力量/最终占据革命的制高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终于使新中国的今天是“山已不是昨天的山/水也不是昨天的水/幸福在幸福中幸福/欢乐在欢乐中欢乐”。然而,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新中国却像一只“竹筏”在汹涌的激流中飘荡奋进,“把我的血点燃//把我的力量点燃/跳上竹筏/咬牙困扎的竹筏/意志和坚强拧起来的竹筏/精神和理想捆扎的竹筏/新中国在竹筏上/水深火热在竹筏上/东方的曙光在竹筏上。”这只竹筏的停靠点在“遵义”,遵义是一座古城,在此“开了一次会议/决定了一个命运/挽救了一支军队,一个政党”一次不同凡响的会议,共20人出席,唱主角的共有8人,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秦邦宪)、彭德怀和邓小平。遵义纪念馆把这8人在遵义会议上的历史瞬间用群雕方式将之一一定位凝固升华,让人凭吊让人深思怀想。峭岩以深情敬仰的诗句又将之一一指划:“毛泽东长发接耳/镇定自若/颌下的黑痣发光/思虑在脸上舒展/我近前摸了他左手上的香烟/还在发烫/还在燃烧/烟缕也在倾诉/不忍熄灭/缠绊时间的步履  这还用重复用兵之道吗/还用重复‘十六字诀’吗/还用损失与保存的对比吗/还用再绞舌对与错吗/毛泽东走向成熟”周恩来是“叉脚站立”;朱德又“猫腰揣袖端坐”;王稼祥则在“扪心自问”;“张闻天低头思量”;博古手中端着轻轻的“搪瓷杯”;“彭德怀站在远处”,似在“横刀立马,驰骋风云”;唯有邓小平“在迎面的一角”。八个人的八种姿态不同,却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风云眼前过,乾坤留心中。机遇待何时,重整好河山!”八位巨人八个头脑,此时却共同思考出了同一个答案:红旗怎么打,道路怎么行,选择毛泽东,方向有保证。历史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答案的无比正确。
  峭岩用如椽之笔,刻画了这八个巨人的神态具像,十分符合各人的身份个性,段段生动,句句传神,是全诗中的点睛之笔,关键之笔。这是遵义的精神所在,也是遵义创造的奇迹所在。唤醒了这个细节,等于盘活了全诗。诗人做到了,做好了,这就使这部长诗立起来了,升腾起来了,感人至深了。无人不对这段刻画描摹投入最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此。这也是全诗内容最丰富最感动人的部分,最具代表性。当然其他部分内容也都很丰富,也都很感人,这才能称得起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浩大长篇史诗,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反复阅读反复咀嚼,越读越喜欢,越嚼越有味,实在是神来之思,神来之笔,在遵义奇迹的感召下创造了诗界的奇迹,耸起了诗界的又一座高峰。“他们,沉思在一片霞光里”这霞光照亮了遵义的夜晚和天空,也照亮了整个中国和世界的东方。不久新中国就在这霞光的照耀下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当然遵义会议现场是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其他也都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生动感人。如写送别红军,难分难舍;血战湘江,惨酷悲壮;抢渡乌江,惊心动魄;占领遵义,险棋取胜,等等。既有大场面,又有小细节,写得具体传神,十分逼真,是历史的再现,现场的还原。让人回味,魅力无穷。在抒写时大量创造警句,又恰到好处地吸用名人名言,巧妙结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更加感人。诗人真正做到了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情溢于海,成就了一部大时代的壮丽史诗。
  总之,这部《遵义诗笔记》穿越时空与空间,跨越浮躁和虚假朦胧的泥沼,抛弃了军旅诗“直、白、露”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大量警句格言写党史写历史,极有概括力,极有感染力,大气磅礴,不同凡响。歌颂遵义数峭岩,长诗辉煌天地间。

                                                             2012.4.6.

 

                                   ——《今日文艺报》总第60期第二版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