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绚丽的彩霞——走近科幻作家张静 收藏
2016-10-01 11:10|《中外名流》杂志 |

  我认识张静大姐已经20多年了。当初是在青岛作家协会活动时相识的。一路走来,她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尊敬的大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今年已经78岁高龄。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退休干部。她是一位很勤奋、执着的科幻作家。1980年代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神秘的声波》《女娲恋》两部科幻小说。因为想象力丰富、寓教于乐、可读性强,分别获得了1986年、1991年全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她至今依旧笔耕不辍,为弘扬海洋文化孜孜不倦。退休后退而不休,陆续出版了有关海洋题材的中、短篇科幻小说集三部,长篇科幻小说三部;2013年又出版了一部32万字的表现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的长篇小说《眷恋蓝土》。她的小说多次获奖,为表彰她为海洋文化做出的沛然的成绩,张静被评为国家海洋局2009—2014年度离退休先进个人。
 
张静与美国科幻作家佛雷德里克
 
  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理应享享清福,为何还要甘于寂寞、执着于写作?这是因为她心中有理想、有大爱。张静说:“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000千米的岛屿海岸线;6500 多个500平米以上的岛屿以及300万平方千米的主管辖海域,这是一片和我国黄色国土密不可分的蓝色国土。但是很久以来,国人只了解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黄色国土,却很少了解我国还有那么辽阔的蓝色海洋国土。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在海洋局耳濡目染地工作了那么多年,与海洋事业接下了深厚的感情。发挥余热,为弘扬海洋文化出点微薄之力,责无旁贷,也乐在其中。”
  退休前,她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信息中心的党委书记,在深入基层的长期工作中,使她更加挚爱祖国的大海和祖国的海洋事业。退休之后时间充裕,张静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她认为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增强海洋意识,应该从少年儿童抓起,科幻小说是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她一面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一面坚持写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出版了多本科幻小说。其中科普出版社出版的《沛沛的小白船》,获山东省建国五十周年儿童文学奖,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寻父探险记》获奖首届齐鲁文学奖;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小活宝碧海探奇》2002年12月获文化部全国第三届“蒲公英”少儿读物优秀奖,2003年9月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她创作的科幻小说,在全国的反响很大,启迪少年儿童热爱大海、关注大海,也很受儿童们的欢迎!1999年她荣获国家海洋局颁发的“老有所为奉献”奖。在写作的过程中,她得到了科幻作家刘兴诗老师和儿童文学家邱勋老师的鼓励,进步很快。2000年在她60岁时被吸收为中国作协会员。
 
1985年天津笔会张静与童恩正等合影
 
  1970年代,国家海洋局提出一个宏伟目标:“查清中国海、挺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海洋工作者们不屈不挠、努力奋搏,他们热爱祖国的海洋,称自己为“海洋人”。经过这些“海洋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国家海洋局提出的宏伟目标,为我国21世纪进一步发展海洋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张静决心把“海洋人”的奋斗历程,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让年轻人了解我国海洋事业从解放初期到上个世纪末的发展历程和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对于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要完成这样一部作品,如同完成一个浩大的“工程”,她必须耐得住寂寞,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她规定自己每天“雷打不动”完成多少字,涉及到相关领域的知识,还要查资料、再学习。经过几年的辛勤笔耕,第一部手写稿完成。为了修改方便,年近古稀的她,又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和打字。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六年后,这部32万字的纯文学长篇小说《眷恋蓝土》终于在海洋出版社出版。小说不仅写出三代“海洋人”为了他们所挚爱、眷恋的蓝色国土的奋斗历程,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故事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出版后不久,即获得国家海洋局第二届“蓝色家园”征文二等奖、国土资源部作协第五届“宝石”奖入围奖,后记“浪花”获首届中国海洋文化“浪花”奖。许多业内人士看完这本书很受感动。有的老读者说:小说写出了老“海洋人”的精神风貌和心声。有的年轻人看了以后,找到作者为此书签名并表示要向老辈“海洋人”学习。遵照习近平主席指示:努力发展海洋事业,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振兴我国海洋事业。为此,2014年她被评为国家海洋局离退休先进个人。
  至今,张静虽年近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抖擞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经常为《海底世界》杂志创作海洋神话。她觉得能握住一支笔,遨游在海洋文化中,是一件乐事。“人老了,体力会衰退,但是心理上不妨把夕阳当作朝阳,把晚霞当作早霞,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她自称是老顽童,创作之余积极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她为社区合唱队创作的歌词“崂山赞”,被谱曲后,在青岛电视台、青岛广播电台演出。她还常常和老伴一同参加单位和社区的书画活动(她画得一手好国画,其中的仙鹤、牡丹都栩栩如生)。傍晚她也会和老姐妹在小区里跳跳广场舞,生活得有滋有味。
  她说人老了,只要有目标,生活就会踏实、充实。她心中的目标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在海洋文化中笔耕到老、快乐到老!
  这真是:“夕阳无限好,彩霞红满天!”的富丽多姿的晚年生活啊!2016.2.25.——《中外名流》杂志第16期人物·探索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