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词律》,献给新文化运动百年的匠心之作 收藏
2019-05-27 13:49|中国文化联盟网 |

 许渊冲、赵展教授关门弟子东北大学教授吴松林历时33年,独立完成《中国词律》的填写工作,合计1387调、3035体。之后,又根据声律逐一独立英译,汉英双语累计6070首。2019年1月16日,国家版权局批准本书冠名《中国词律》,对全书进行了审核保护,国作登字为:-2019-A-00710379。

2019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也带来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话语的大转化。从那时起,起源于翻译的新诗作为超越时代的范本也就开始兴起了,诗歌的语言秩序和体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体所承载的社会精神和人格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传统中文诗词的语言结构产生了支配性的移位。这种移位从突变到渐变进行转化,使传统的韵律朝着口语化、新奇化的方向发展,对唐宋以来的文学辨体产生了破体,建构起了依附于西方诗学体系的创作和理论的存在,也就是“西体中用”,主动地印证了西方诗学体系的文体形态,以“拉郎配”的被动态势去体认“西方文化中心论”,从各个层面和角度披露中国的社会现象,揭示中国的社会文化内涵,在诗歌创作领域达到了文体的新变。一百年以来,文言传统表面割裂,繁体字断然消泯,诗词创作的音乐之美逐渐丧失,诗词创作越发萎弱。虽然法古之作罔袭其辞,但是,学殖荒芜不计其数,譬如润之傲睨千秋之作寥若星辰,“文以代变,格以代降”已成趋势。

词为诗余,为“文之精”,力求以筋骨思理来确定格与调,炼格而后炼意,而后炼字,从而实现填词的格、意、趣。格包含着词的格式和规范,包含着体裁风格特征,体制上是师古的基础。当然,尊体并不是为了完全复古,创作上师古而不师心,师辞而不师意,从中也流露出“伸正诎变”、“崇正贬变”这样的创作观,成为这部书的一个特点。

填词重在音韵和声调,也就是以“审音律”作为“声律讽咏”和畅达情思的核心所在,着眼于声调的高低和音节的起伏变化。以声论词,以调论词,以情论词,以调逸格古为基础,以气使音,以音贯思,把每个高下、长短、轻重、缓急和清浊这样的音乐属性具体地转换到每一首词里。就是在全息的音乐符际里,词作风格或俊侠而采烈,或轻敏而锋发,或傲诞而理奢,或志隐而味深,或趣昭而事博,或气褊而情骇,或响逸而调远,或辞直而厌心,或浮文而弱植,或显殊而约舛,或猥杂而细碎,或妖冶而俶诡,或艳多而无骨。全书情灵摇荡、唇吻遒合融入其中,雅健雄浑、空灵华采汇集其里。当然,书稿中也不乏枯瘦拗硬和空疏肤廓的作品。

书稿同样重视“假物以神变”的比兴手法,御格而规气,把宋代的破体和明代的尊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避免程式化和庸俗化。古词象远而发变,貌厚而气凝,本书词调以意求索,以景逼近,以巧姣饰,以贵正体,以气行韵,尽力去卑就高,远俗雅正,避缛趋洁,尽量避免以学为诗,流于滞实。

填词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的群体作为视点,进行观察和描写,个中地方试图以别趣来藻蚀诗眼,争胜毫厘。有些词,浑朴的同时过于伧俗,务钩其微的地方失守精气。有些词,率意而为,努目嚼齿,欠伸思睡,难免莠言自口,为业内笑端。

写作跨度三十三载,期间,大陆文化断层、台湾延续传统之类的谰言稗耳贩目。现实中,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一直深深植根在大陆,内化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苦难深重的岁月,正是这种扯不断、打不乱、摧不跨的中华魂,使无数的人民英雄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融贯了儒释道的中华魂,正是以诗词的形式,渗入每个人的血液和身躯,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本书恪守爱党、爱国情怀,把政教化、道德化和反西方颜色陷阱和渗透演变自觉地纳入到主文谲谏、流通精神的轨道上来。“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践行“两个一百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呼唤着诗词大国重登和引领世界文坛,全面复兴唐风宋韵。

为此,《中国词律》汉英对照版通过作/译者本人的微博(望奎野人,吴松林)每天登载1个词牌,预计2022年末完成第一阶段整体6070首的登荐工作。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