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被长辈催过婚 收藏
2017-12-21 12:25|中国青年报 |

85.1%适龄未婚青年被长辈催过婚 七成表示压力大

调查显示,85.1%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被长辈催过婚。

据中国青年报12月21日消息,新年将至,对于适龄的未婚青年来说,除了有“要过节了”的兴奋,也不无烦恼甚至焦虑,特别是那些在感情上仍没有进展的人。有多少未婚青年经常被长辈催婚?“被催婚”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4名处于适婚年龄(男性满22周岁,女性满20周岁——编者注)的未婚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1%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被长辈催过婚。69.2%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觉得长辈催婚给自己带来了较大压力。

“现在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女孩不抓紧就不吃香了,年龄再大生小孩对身体也不好 ”

“我妈这两年越来越关注我的感情问题了,她今年还特地去了一趟中山公园的相亲角,在那里加了一个家长相亲群,群里经常发单身男孩女孩的消息,她看到觉得靠谱的男孩就跟我说。”28岁的北京女孩周然(化名)说,“现在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女孩不抓紧就不吃香了,年龄再大生小孩对身体也不好 。”

今年26岁的某985高校研究生黄格格,近年来总被长辈“明里暗里”催婚,“每次跟我妈通电话,她就说 身边有没有合适的,留意着点 。过年时七大姑八大姨也都问我 有对象没 用介绍不 打算啥时候结婚 这类问题”。

“30岁之前,我爸妈在结婚这事上是天天催、次次催,还频繁给我介绍对象,督促着我去相亲。”32岁的北京某教育机构技术职员刘强(化名)说,他起初还去试试,去了几次都没有谈成的,就不再去了。

“现在社会非常关注青年的婚恋问题,特别是女生家长,更加焦虑。”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杭州市总工会特聘婚恋专家凌子表示,孩子上初中、高中时,家长只顾着孩子的学习,不让孩子谈朋友,而孩子一上大学,又催着让找对象。“这种模式不利于孩子长大后与异性交往,而且家长觉得要趁年轻赶紧结婚的这种观念也不对。加上现在处于适婚年龄的青年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普遍会管很多孩子的事情”。

本次调查显示,85.1%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被长辈催过婚。具体到平时被催婚的频率,52.2%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但凡有机会聊天就会提及”。然后是每逢重要节日和假期就会催(47.8%);周围同龄人结婚、生子时(40.3%);天天挂嘴边(30.3%)和偶尔提及(14.3%)。

年轻人如何面对长辈催婚

“我挺反感家人催婚的,每次相亲也多是应付的心态。”刘强认为结婚没有早晚之分,“现在虽然没有女朋友,可我一个人也过得挺好”。

“亲戚向我催婚,我通常是说点客套话,一笑了之。如果我妈催婚,我会跟她摆事实讲道理,解释两辈人在婚姻观念上的不同:上一辈的婚姻观大都是 到了一定年龄就得找个人一起过日子 ,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一定要找到能合得来的。”黄格格认为,即便是女孩,结婚与否和时间、年龄都没关系,“关键是人,我坚持宁缺毋滥”。

凌子介绍,很多年轻人因为家长催婚才被迫参加相亲活动,“尤其是在孩子还不着急的时候,他们迫于长辈和周围人的压力去配合,这种相亲通常都无果。因为他们大都不重视,甚至还有负面情绪”。

年轻人如何面对长辈催婚?58.2%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仍坚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式;41.4%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左耳进右耳出”,敷衍过去即可;其他还有:长辈还是有道理的,应抓紧感情步伐(34.0%);烦躁,长辈不了解具体状况(29.3%);非常反感,甚至引发矛盾(9.9%)。

“我计划在30岁之前结婚。以前长辈不催,我从没觉得该抓紧了,现在经常被催促,自己也更留意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了。”25岁的侯薇薇(化名)说。

刘杨是北京某国企员工,今年30岁,他计划最晚在35岁之前结婚,“这样以后有了小孩,自己的年龄也不算太大。而且那时自己的经济条件应该比现在好很多,能给对方提供更好的生活”。

在未婚青年心中能接受的最晚结婚年龄上,28~30周岁(42.7%)的最多,其次是:31~35周岁(27.8%),25~27周岁(18.8%),36~40周岁(4.7%),25周岁以下(2.0%)和40周岁以上(0.9%)。

常被催婚,49.6%适龄未婚受访青年变得不愿与长辈交流

在本次调查中,69.2%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反映长辈催婚给自己带来了较大压力,其中,16.1%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感觉压力非常大。

“家里催得比较紧的时候,我压力特别大,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经常是一家三口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后来逼得我有半年多时间没回家,家里意识到催也没用,就不管我了,我才感觉轻松了。”刘强说。

“现在我一想到找对象这个事就变得很焦虑。”侯薇薇觉得,长辈的催促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她的焦虑感。

本次调查显示,常被催婚,49.6%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变得不愿与长辈交流,43.8%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觉得自己也开始焦虑起来,32.9%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越来越不想回家。其他还有:陷入自我怀疑中(26.7%);时常“提醒”,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26.2%);对婚恋问题反而开始抵触(19.4%);潜意识中默认自身是感情困难户(13.9%)。

凌子表示,父母通常会介绍经济条件好、学历高或家境好的,认为这些方面好了,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但孩子却未必聊得来。“只看经济条件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两性之间的吸引力。家长的婚恋理念不对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作用。”她介绍,曾经接触的一个案例中,女孩与一个家境一般的男孩两情相悦,可父母坚决不同意,最后父母女儿闹翻,到了要断绝关系的地步。

凌子认为,当下社会应提倡婚姻教育,不只是未婚青年,他们的父母也应该参与。“年轻人要谈好恋爱再进入婚姻,而不是碍于年龄、家人催促等匆忙进入婚姻。因为婚后会出现各种矛盾,如果没有爱的基础让夫妻双方互相包容,最终只能是悲剧”。凌子特别指出,目前我国的婚恋市场很不完善,“很多婚介所、牵线平台收费贵,还不能真正去契合双方的诉求,让当事人浪费时间、感情和金钱”。

参与本次调查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4.6%,二线城市的占43.5%,三四线城市的占17.6%,城镇、县城的占2.7%,农村的占1.7%。

47.8%适龄未婚受访青年希望长辈多宽慰子女而非一味催婚

另一项调查显示,面对长辈催婚,66.7%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主张多为父母解心宽,告诉他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长辈如何对待子女的婚恋问题上,57.1%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家长可在子女同意的前提下帮其物色对象;47.8%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希望长辈多宽慰子女而非一味加压。

参与本次调查的适龄未婚受访青年中,男性占49.0%,女性占51.0%。

婚恋专家:不能父母催了才知道着急

32岁的北京某教育机构技术职员刘强(化名)表示,自己的婚姻还得自己选择,但面对父母的催婚,要和气为上,避免与长辈发生争吵。“在言语上多附和长辈。要是他们介绍对象,有时间尽量去见,让长辈安心,也能多个选择”。

“如果父母催婚,可以告诉他们我已经在积极地找了,只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这样他们也不至于非常着急,不断催促。”26岁某985高校研究生黄格格说。

今年25岁的某外企职员侯薇薇(化名)很理解长辈着急子女婚恋问题的心态,她认为子女应该与家人积极沟通,或者主动地告诉家人自己的择偶条件,“当然,不能因为着急就降低期待、忽略自己的想法”。

在年轻人如何处理家长催婚的问题上,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杭州市总工会特聘婚恋专家凌子建议,首先,子女应该理解父母,长辈出于关心和爱,才更加关注晚辈的婚恋情况。其次,年轻人要主动,“不能父母催了才知道着急。到了年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需要婚恋的。年轻人要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另外,还要及时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告诉他们,比如什么时候会把感情问题提上日程,或者已经有心仪对象正在追求,或者现在正谈着……婚恋问题虽然是自己的事情,但应该跟家长说清楚,让他们安心。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与家长形成对抗关系,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毕竟父母是为了子女的幸福考虑”。

青年如何对待长辈的催婚?66.7%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会为父母解心宽,告诉他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56.2%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会与父母好好交流,表明未来几年规划;44.2%的未婚受访青年建议与父母常沟通情感近况,让长辈安心。

47.8%未婚受访青年希望长辈多宽慰子女而非持续加压

“遇到合适的人,我们就会上心,处得好自然就结婚了,催是没用的。”刘强认为,家长在子女婚姻问题上,应秉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可以偶尔提醒、催促。但不宜过多干预,“不断地催婚会给子女带来心理负担,子女也会觉得反感”。

“父母都希望子女事事顺利,想给孩子指路。但婚姻这件事应从子女婚后生活幸福度上考虑,不应该以年龄为分界线。”黄格格认为,父母不干预或过多干预子女婚姻问题都不好,而应多加引导,提醒子女两个人该怎么相处并尊重子女的意见。

侯薇薇认为,家长向子女表达自己的看法、愿望,让子女了解他们的想法是必要的,“同时家长要理性为子女物色合适的人选,不能 病急乱投医 ”。

 

 

“孩子已经成年,他们的婚恋问题应该自己去解决,这是子女自己的人生,家长不用过多操心。不管是子女谈恋爱还是结婚,家长能做的就是恰当地沟通交流、提建议,应该是关心而不是强迫。”凌子分析,年轻人多有逆反心理,越是强迫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家长也要意识到,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为了幸福而结婚。所以没有结婚的年龄只有结婚的感情,结婚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

面对子女或晚辈的婚姻问题,57.1%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家长可在子女同意的前提下可帮其物色对象;47.8%的未婚受访青年希望长辈多宽慰子女而非一味催婚;46.2%的未婚受访青年认为长辈应一改抱怨焦虑,以积极的态度看人看事;39.2%的未婚受访青年表示儿孙自有儿孙福,顺其自然就好。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