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争归属不如拼文化 收藏
2016-12-12 10:41|中国文明网 |

   中国只有一个“桃花源”,重庆酉阳和湖南桃源都这么认为。当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了一个安宁和乐的世界,称之为桃花源,然而他并没有留下这个地方具体地点的描述,只以“无问津者”结尾,这个描述在1600年后引起了争论:哪里才是桃花源“正宗”?

  随着旅游经济的日益升温,旅游资源的宝贵越来越被认知,“谁正宗”的争夺战因此而时常上演,尽管大多不会有定论,“争名夺利”的冲动似乎总难遏制。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重庆酉阳与湖南桃源之间的“桃花源”归属地之争,也就让人并不感到意外,甚至于也不难想象最终同样不会有什么结果。

  某些景点归属地之所以存在争议,多因没有确切史料记载,或纯属民间传说,或只是古代文学作品虚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此,孙悟空出生地更是如此,个别地方甚至连传说中的“反角”西门庆都不放过。有人认为这实质是“文化垄断权”之争,而笔者则觉得更像是“啃老”之争、“遗产权”之争。

  按说,出于利用资源、开发旅游、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考量,争“正宗”、抢“先机”进而谋求起点高、速度快、效益好的目的,原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个别地方过度热衷于争名,而对于是否能够、如何做到名符其实却显得并不十分关心,颇有试图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一争永逸、躺在遗产文化上睡大觉的意味。

  酉阳和桃源之间的“正宗”之争由来已久,可十多年过去了,两地为打造“正宗”桃花源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什么成效?有没有真正达到,或者说谁更接近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意境?重归属地“争名”,轻景区打造;重市场营销,轻文化再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暴露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惰性思维。

  反观此前形形色色的景区“正宗”之争,似乎并未见真正意义上的赢家,也清楚地提醒我们一味打“口水战”,是一种避重就轻、舍本逐末、不务正业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给各自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摆正心态、沉下身子、务实行动、埋头苦干,抓住建设美丽中国的契机,用心挖掘“桃花源”文化内涵,在打造“桃花源”、建成自己的特色上抢速度、拼优势,甚至于超越陶渊明笔下的意境,处处都有“桃花源”,让游客选择、让市场投票,才是我们应有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咏枚)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