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中外名流杂志第21期】赵德发:一棵大树一串果子 收藏
2018-09-27 13:13|中外名流杂志 |

人物·探索


 

 

 

       赵德发  1955年生,山东省莒南县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作家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九届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团副主席。赵德发自1979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700万字,大量作品被转载并获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人类世》以及长篇纪实文学《白老虎》。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八届百花奖,《中国作家》三次优秀作品奖,首届齐鲁文学奖,首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第四、五、七、十一届精品工程奖等。《缱绻与决绝》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25部候选作品之一。长篇纪实文学《白老虎》在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进入报告文学类前十,为提名作品。20181月出版12卷《赵德发文集》。

 


 

     2018年岁首,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赵德发文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首发式,李敬泽、张炜、李掖平等大家到场祝贺。张炜为之撰写了题为《山东文学的功勋人物》的总序。

  文集共12卷,收入《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人类世》等长篇,《通腿儿》《下一波潮水》《路遥何日还乡》等多部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白老虎》和部分散文随笔作品。

  这套文集,称重达7.5公斤,近五百万字。

    “这算是一棵老树上结的一串果子吧”,作家赵德发自谦道,“比起大家来,这串果子尽管还没那么沉实也不算丰盛,但我自觉能担起‘勤奋’二字”。

  对局外人来说,这样的描述仅仅是模糊的文字概念,很难有直观感受。而当《赵德发创作年表》经一家刊物发布,这串果子的形态才具体生动起来——由赵德发作品一个个标题为要素构成的文本,竟然上万字。这是多么长的一串果子!正如一文友发布微信所言:“这些作品目录,勾画出一位作家的年轮。就像一棵大树的长成,遑论质地,单看其华阴如盖,极地际天之势,得要多少个白天黑夜呀。”

  如果将作家形容为一棵树,这些作品分明是赵德发的年轮,构成了作家赵德发的质地——一天天,一年年,一篇篇文章。作家看待世界的方式,作家当时当地的生命状态,时代的烙印,皆由作品承载裹挟,逐字逐句一一呈现。作品跟作家是无法分割的整体,非“年轮”不能比拟。 

 

 

  若从成名作《通腿儿》算起,作家赵德发的年轮已有二十八年之多。事实上,赵德发的文学之树从他24岁那年就已经萌发,而文学的种子却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植入他的血液。

  毫无疑问,赵德发的血液里有文学的种子。他的文学种子早在姥姥家的藏书中孕育。

  赵德发幼年时就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求知欲望,未到学龄却迷上看书。其中的曲折和故事,在徐璧如女士的《得大自在者赵德发》等有关文章皆有提及。

  幼时到少年,是人生奠基的关键阶段。放在时代背景下考量,赵德发的这个关键时期是极为幸运的。因为他有一门好亲戚——姥爷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临沂乡村师范;三姨也上过师范,是公办教师。这父女俩用过的一些书,存放在同住本村的姥娘家,赵德发幼时就经常去翻阅。这种启蒙机会在旧乡村非常稀罕,说他极其幸运并不过分。

 


 

《赵德发文集》正面照


 

  但跟他早慧天赋相比,这“幸运”显然又微不足道。

  赵德发是早熟的,他有着常人难及的清醒。总能及时调整前进方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为世俗左右。

  1988年9月,当赵德发离开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决定去山大中文系作家班读书时,众人哗然。

  面对“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的不解和质疑,赵德发却坦然自若。事后他“自曝”内情:“萌生了当作家的念头之后,打算双管齐下,就一边偷偷摸摸写小说,一边认认真真干工作……可是好景不长,我的欣悦与得意很快消失。因为身为组织部的小头头,事务繁忙,心境也不清静。我欲写不能,欲罢不忍,很焦虑很痛苦。那时,当我读到一些同龄人发表的好作品时,着急,愧怍,每每出一身冷汗。随后,身体也出了问题:头晕,胸闷,有时候去四楼办公室都要在中途歇息几次。我多次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原因。”

  当赵德发决定放弃仕途,专心去干那件极其热爱、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事情后,“病症统统消失,与常人无异”。

  这多像一棵树对泥土的呼唤。

  进了山大作家班,赵德发这棵树就找到了合适的土壤,扎根抽枝展叶,如饥似渴。他摒弃了一切与读书写作无关的事情,连参加山大周末舞会都“总是不够投入,心事重重”。当时,赵德发正为迟迟写不出成功作品而痛苦。虽然舞会让他感到愉悦,但事后却深深自责:两年的学习时间转瞬即过,自己拿不出“硬通货”来,如何面对江东父老……

  越是了解赵德发的经历故事,一种感受越发强烈——在人生这条路上,他极少迷茫,很早就有“人生规划”的自觉,以及自察自悟能力。

    “在我五十余年的生涯中,是的确有过战略考量的”,赵德发在“自述”《余生再无战略》中坦认。

  为了文学理想,赵德发不但有战略抉择,还有战略准备和战略规划,并付诸行动,步步为营,从容不迫,坚实有力。他认定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详见《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赵德发居所,书架陈列从餐厅通往客厅,遮住了一整面墙壁,加上卧室里的,存书上万册。他记得每一类书籍的存放位置,能随时抽出所需要的书;能说出书的来路和为自己创作“出过的力”。

  在他众多存书中,有一类特殊的“道具”存在:像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用过的老旧课本,甚至有一本他年轻时从田野捡来的“传单”。目前,赵德发在写《时代文学》连载的非虚构作品《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这些“道具”就派上了用场。

  这可看做赵德发执着于文学的一个侧影,但完全可以窥见他用心去做“一件事”的全貌。

  放眼当下,这种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可以肯定的是,认为自己能做很多事的聪明人遍地都是,承认自己“只能做一件事”的却寥寥无几。

  这应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秘籍,也是聪明跟智慧的分水岭。

 

 

  1990年,《通腿儿》问世,文坛轰动。

  当时情景,著名作家张炜记忆犹新:“1990年初,我正染疴住院。朋友探望时热情推荐,说山东大学作家班学员赵德发刚刚发表了短篇小说《通腿儿》。我找来作品,一边输液一边翻阅,竟一口气读完,当时就想:这会是齐鲁文学的一员骁将。”

        此时赵德发35岁。之后他的创作步入坦途,投稿就能刊发,出品率100%,呈现加速度态势,就像果树进入了盛果期。1993年,赵德发着手农村题材长篇书写。他大量阅读,深入思考,精心构思,耐数年之寂寞,终于完成了《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农民三部曲”,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赵德发文集》侧面照
 

  “德发的创作实力,是通过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全面展现的。他毕十年之功,完成了对中国近百年农民生活、农村现实的广泛观照和深沉反思,气势恢弘,视野阔大,底蕴深厚,在当代长篇小说之林中显得十分突出。”张炜评价道。

  此后,赵德发将目光从土地投向深远的文化天空,又毕八年之功,完成了《双手合十》《乾道坤道》的书写,业界将《君子梦》纳入其中,形成“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在二十八年间,除了八部长篇小说,赵德发的纪实文学《白老虎》和大量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随笔相继问世,逾六百万字。一棵小树已然长成大树,赵德发的名气已在齐鲁打响;枝头挂满了果实,包括《白老虎》在内的作品,屡屡获奖。

  2017年底,赵德发接到通知,《缱绻与决绝》被收入《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长篇卷。编选者从1978至2016年38年间的乡土小说中选了38部,准备全文再版,其中有张炜、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等名家作品。出版社在商选函中说:“每部长篇小说入选该大系,都是一个重要事件,一项不可替代的荣誉。”

  2018年岁首,《赵德发文集》北京首发式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致辞中说:“赵德发真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作家,这十二卷文集充分体现了这位作家的创作的丰富性。他从历史到现实,从乡土文学到传统文化,在所涉及的领域做出了非常独特的发现和创作。赵德发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我为他感到高兴。40年来爬山涉水,攀登不止,我觉得他自己爬上一座山,回头一看,自己也就成了一座山,我想这不仅是赵德发本人的收获,也是中国文学的收获。”

 

 

  毋庸置疑,赵德发的人生历程,是由小道奔大路,一路前进的。沿途掌声不断,每一次切换总能引人注目——

  15岁当上民办老师,23岁考上公办老师;24岁萌生“当作家”的念头,25岁调到“公社”,27岁调到县委;30岁担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33岁到山东大学作家班读书;35岁发表成名作《通腿儿》……

  多年来,在日照乃至山东,“赵德发”三字宛若招牌。他每出一部作品,每参加一项活动,都会引起主动或被动的关注。他十四岁辍学的经历,“弃政从文”的壮举,他的成名作《通腿儿》,他的“农民三部曲”,他的“传统文化小说三种”……凡是关注赵德发的人,几乎耳熟能详。但这其中不全是潜心文学的文化人,也并非都读过赵德发的文章,但却不乏热切地谈论赵德发,关心他的动向。
 


 

赵德发生活照
 

  2008年赵德发的《双手合十》刚刚出版,“赵德发出家了”的传说就在坊间流布。此事语焉不详,具有明显乡野流言禀赋,却是“赵德发”其名深入阡陌街巷的例证之一。

  赵德发当然从未“出家”。非但如此,赵德发关注现实关注生存的目光未曾稍离,他是现实的观察者辨析者思考者实践者,深谙“平常禅”之精髓。理智务实谦和,重视人情伦理,随缘任运,外圆内方。这个特质,在赵德发绝大多数作品当中都能找到映射。

  这种特质也吸引了安徽文艺出版社,促成了《赵德发文集》的问世。2018年元月,该出版社在北京举行《赵德发文集》首发式,盛况空前,引起业界极大关注。赵德发本人谈及文集出版之事,也是感慨满满:“安徽文艺出版社策划出书,我已经很高兴了,此外还有几个出乎意料,让我感动:其一是没想到张炜主席能为我的文集撰写总序;其二,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安排了北京首发式;其三是没想到首发式上能请来李敬泽等大家到场;其四是没想到当天全国图书订货会上有几十场活动,敬泽主席只参加了这一场……”赵德发言语恳切,好像仍在发布会现场,“人生充满因缘际会。回顾过去的大半生,欣慰的是自己揣了一棵文学的种子,在24岁时萌芽。此后,我遵循它的呼唤,一路前行。近四十年来,我得到了朋友和家人的鼓励支持,许多文坛大家的帮助,以及社会上各种因缘的和合与促进,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我很感恩。”

  还是基于这种特质的吸引,2018年2月3日,日照书城《赵德发文集》举行签名售书活动,现场数十套文集很快抢购一空。其实,很多关注赵德发的人,早就拜读过他部分或者大部分作品,但这不妨碍人们以拥有一套《赵德发文集》为荣。购书者以此方式向作家致敬,与作家联结。也不排除众人受惠于果实的滋养,试图嵌入作家的年轮,把自己跟大树的距离拉得更近,更近。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